【正文】重金屬污染是我國當前危害最大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之一。重金屬主要通過礦山開采,金屬冶煉,化石燃料的燃燒,金屬加工及化工生產廢水,施用農藥化肥和生活垃圾等人為污染源,以及地質侵蝕、風化等天然源的形式進入環(huán)境,嚴重威脅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目前由于監(jiān)測及檢測條件的制約,有許多地區(qū)存在著重金屬的污染問題,并導致了一系列的生態(tài)災難。
重金屬具有毒性大,在環(huán)境中不易被代謝,易被生物富集并有生物放大效應等特點,對環(huán)境以及生物的危害是深遠的,其中尤以汞及其化合物的毒性最大列居各重金屬毒性之首。汞在常溫下即以液態(tài)的形式存在,氣化后的無機汞可以隨著大氣環(huán)流循環(huán)至全世界的任何角落,是一種全球性的污染物質。而人為污染源產生的價態(tài)汞在排放進入大氣后,會結合空氣中的水分、粉塵,降落到地面及水體之中,通過微生物的一系列作用,轉化成為毒性極強的甲基汞,對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及人口造成嚴重的影響。

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最多的含汞產品即是水銀溫度計,溫度計一旦打破,其中的無機汞不僅會影響室內的空氣,對處于汞蒸氣暴露下的人體造成危害,同時氣化后的無機汞將進入大氣,開始一段全球的旅程,其影響甚至可以達到幾萬公里外的無人區(qū)。無機汞沉降至地面或湖泊后,經過微生物的一系列作用,通過生物鏈的富集放大效應,最終仍會導致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遭受甲基汞的毒害。也就是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吃到受污染的魚類,而污染的來源可能是數年前遠在大洋彼岸破碎的一支溫度計。
事實上,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危害最大的并不是來自遙遠地區(qū)的污染,而是近在眼前的含汞產品泄露帶來的危害。破碎的溫度計讓這些水銀顆粒散落一地,普通的清掃工作難以徹底清除,尤其是當水銀滴藏匿于地毯或者某些角落之中。這些殘留的水銀滴猶如一劑慢性毒藥,緩慢而持久的對處于其中的人體造成影響。而在醫(yī)院等含汞產品較多的地方,這樣的隱患非常之多。而近期流感疫情的爆發(fā),溫度計已是家庭和學校的必備,許多學校甚至給小學生每人發(fā)放一支,其帶來的隱患非常之大。
無機汞進入體內的主要途徑是呼吸、口腔攝取和皮膚吸收。高濃度的汞蒸汽可對口腔、呼吸道和肺組織造成損傷,還會引起呼吸衰竭并死亡。無機汞的毒性主要表現(xiàn)為神經毒性和腎臟毒性。吸入的汞蒸汽有80%左右被肺部組織吸收。這些蒸汽也很容易穿過血腦屏障,現(xiàn)已經被充分證實是一種神經毒劑。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可能是汞蒸氣暴露的最敏感的靶器官,比較典型的癥狀包括:震顫、情緒不穩(wěn)定、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記憶衰退、說話震顫、視力模糊、肌肉神經功能變化、頭痛以及綜合性神經異常等。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一樣,是汞蒸氣暴露的要害器官。其他毒性包括致癌性、呼吸系統(tǒng)毒性、心血管疾病影響、消化系統(tǒng)毒性、免疫系統(tǒng)影響、皮膚毒性和生殖毒性等。而長期的低濃度汞蒸氣暴露引起癥狀與甲基汞對人體造成的影響類似,甲基汞能引起神經系統(tǒng)的嚴重缺陷,表現(xiàn)出強烈的致畸、致癌和致突變活性。
因此,檢測并消除室內環(huán)境中的汞污染,對于保障人員的安全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們往往是因為不清楚自己所處環(huán)境的狀況,因而延誤了最佳的處理時機。測汞儀采用原子吸收中去除干擾最理想的方式,塞曼效應校正技術,使得氣體當中的汞含量的測量能夠擯棄常規(guī)的金汞齊吸附技術,讓測量變得迅速并且準確,僅需1s的響應時間。而該款儀器獨有的多光程檢測池技術,使得原子吸收檢測池的有效光程長達10m,極大的提升了儀器的靈敏度,使得體積輕巧,重量僅為7.5kg的便攜式儀器同樣擁有實驗室儀器般的精準度及良好的穩(wěn)定性。該款儀器對大氣中的汞濃度的實時檢測限低至2 ng/m3,接近全球大氣汞含量的背景值1.5 ng/m3。對于檢測痕量的汞污染也游刃有余。因其卓越的產品優(yōu)勢,被聯(lián)合國UNEP組織選定為指定消除汞污染的檢測儀器,并將其廣泛應用在家庭環(huán)境、工作場所、學校和醫(yī)院等場地進行汞污染和溢出的濃度檢測,保證人體所處環(huán)境當中的汞含量處于可接受的范圍。
以上關于測汞儀的信息只是大致,更多測汞儀信息敬請登錄我們的網站http://www.czkxhb.com/ProductShow_679.html 。